水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是_和_民生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省水利投資逐年增加,重點工程持續推進,民生水利不斷發展,水利改革和水利
管理進一步加強,水利法制化進程加快,水利工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_的支撐作用。但同時,我省水利基礎薄弱,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干旱缺
水、水土流失等水問題突出,水利工作依然遠遠落后于發達省區,滯后于_發展水平,存在時空分布不均、水資源與土地資源、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水資源管理
體制不順,配置能力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節約用水工作社會氛圍不濃,制約因素多,工作步子小,農業用水大水漫灌現象嚴重;水利建設投入不足、設施落
后、基礎薄弱,水利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效應”日益明顯,已成為制約許多地區發展的“瓶頸”。特別是受_氣候變化和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影響,
近年來我省水資源條件發生了新的變化,水資源問題更加復雜,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因而,各級政府和水利部門要切實把科學發
展觀的基本理念與水利工作的具體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總體要求與水利工作的自身規律有機結合起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確保水安
全的前提下,以建設水生態文明為導向,積_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推進民生水利、城市水利和資源環境水利建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利的新要求,加快水
利發展步伐。
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學發展、保護生態、_民生的“三大任務”,結合水利發展實際,不斷豐富科學發展的內涵,把加快水利
發展作為當前_緊迫的任務。正視水利投入單純依賴政府投入、水資源區域性匱乏及用水效益低、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嚴重等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和措施,著眼于服
務全省發展大局,不斷提高水利服務能力。
要統籌經濟社會和水利發展,把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統一起來。根據水資源條件、
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來確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通過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統籌安排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加強制度
建設,提高水資源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