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生產發展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程度。農田水利建設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特征,是“三農”領域的薄弱環節,也是未來農業信貸領域的發展重點;同時,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大多建設周期長、資金額度較小、項目分散性強、成本回收周期長的性質。具體到農田水利建設發展涉及到的相關行業來看,投資方向有:塑料管材生產;農用水泵生產;節水灌溉生產。
我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嚴重不足
截至2012年1月,_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已完成年度計劃投資2584.4億元的75%;農民投工35.94億個的57%;土石方量98.3億立方米的62%。目前已有安徽、山西、海南、內蒙古4個?。▍^)_額完成投資計劃,浙江、湖南兩省完成投資計劃_,陜西、北京、重慶、廣東、上海、西藏6?。▍^、市)完成投資不足投資計劃的50%。
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紀80年代以前,經過多年長期運行,渠道閘門不少工程已到報廢年限,老化失修_嚴重。大型灌區經過連年更新改造,重點解決了險工險段加固和干渠襯砌改造等突出問題,但是末級渠系配套完善任務尚未有效開展。中小型灌區由于長期以來缺乏投資來源,不少設施帶病運行,工程破損嚴重。四川省已建工程渠系中還有1000萬畝灌溉面積沒有配套,現有病險和震損水庫2971座,占水庫總量的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