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村口,村民張庭玉_向記者介紹村里的新鮮事:“一事一議”政策真好,幫俺老百姓解決了大問題!這不,今年春天通過“一事一議”,每人只掏15元,_解決了10多年來的缺水難題。
村支書朱又成見記者有些疑惑,便拉著記者來到剛剛完成清淤的潘謝溝旁,道出來龍去脈:姜莊村有5000多人,耕地近萬畝,糧食生產以一麥一稻為主。 20多年前,該村為種水稻,組織群眾挖了潘謝溝等兩條灌溉渠。后來,因年久失修、淤塞嚴重,灌溉渠里積滿淤泥、長滿雜草,阻擋了上游來水。這些年一到插秧季節,村民們_為缺水發愁,甚至為搶水而打架。
因為溝渠清淤工程量大,還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這件事一拖_是好幾年。今年開春后,村里決定利用_“一事一議”政策解決這一難題。該村匡算了工程量和費用后,決定本著“誰受益、誰出錢”的自愿原則,每人出資15元,集資修水利。陪同采訪的謝橋鎮副鎮長湯祎告訴記者,鎮里對這件事_支持,上報項目后,很快獲得_“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20萬元。有了錢,該工程只花了十來天_挖出幾十萬方淤泥,電動啟閉機把兩條淤塞多年的溝渠修整得坡平溝直,現在已蓄滿一米多深的水。據介紹,疏浚這兩條溝,_財政獎補20萬元,群眾集資7.5萬元,剩下的10多萬元由鎮財政補齊。
一位正在田里給小麥除草的村民說起集資清淤這件事,顯得_興奮:俺家3口人,掏了45元錢,這錢花得太值了!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家有6畝水田,往年由于缺水不能及時插秧耽誤了農時,每畝至少減產100公斤至150公斤,6畝田每年減收2000多元。